医学专家告诉你,应对德尔塔变异株戴口罩有多
鉴于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个人防护还是很重要的。作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戴口罩到底有多重要?听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副教授孔德雷怎么说。
“口罩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从近期中国多地由Delta突变体引起的局部流行中可以看出。”孔德雷说,大家都知道Delta病毒的传染性明显高于之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很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戴好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当人们呼吸、说话、打喷嚏或咳嗽时,会喷出细小的液体颗粒。有些很大,甚至可见,被称为液滴;有些是微观的,被归类为气溶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病毒会“追赶”这些颗粒进行传播。粒子的大小决定了它们的传输行为。
飞沫会通过空气射出,落在周围人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上,引起感染,但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们会迅速落下。相比之下,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并在不通风的房间中像香烟烟雾一样扩散。口罩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飞沫的传播,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
研究数据显示,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都不戴口罩,感染概率高达90%;健康人戴口罩和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不戴口罩,感染概率为30%;健康人不戴口罩和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戴口罩,感染概率降到5%;健康人和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戴口罩,病毒感染率只有1.5%;当双方都戴口罩且有效防护距离大于1.8M时,感染概率会降到0%。由此可见,戴口罩预防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很多人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口罩的重要性,但如今,已是正午。出于保护和“凉爽”的双重考虑,很多人选择佩戴。真丝面膜,防晒面膜。孔德雷表示,这些口罩不符合医疗标准,无法起到防护病毒的作用。它们可以在没有人群聚集且通风良好的户外佩戴。但是你还是要随身携带医用口罩,需要的时候戴上。
那么,在日常防护中,人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口罩呢?孔德雷表示,不建议人们选择N95。 N95口罩的气密性和防护性确实不错,但是在福田戴上就觉得气喘吁吁。很多人为了呼吸,会在佩戴的时候留一点空隙,这样就会让自己迷失。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他建议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虽然生产和实施标准不同,但都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这三者相比,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医用口罩。与一次性医用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具有明显的防飞溅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医用外科口罩还是医用防护口罩,都不要用水清洗。这些口罩中间有一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静电吸附能力,可以吸附灰尘和飞沫。水洗会使纤维失去静电,也会失去吸引静电的能力。同样,超过保质期的口罩也会因为时间过长而失去静电,无法达到相应的过滤效果。选择好口罩,甚至戴好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对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它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有益于公众健康。这也是“面具文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对此给出了详细建议。
普通公众
(1)在家中、室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建议不要戴口罩。
(2) 人多的地方,如办公室、商场、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面包车、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携带备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与他人密切接触时佩戴口罩。人(小于或等于 1 米)。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3) 有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和出院康复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目前在全球传播的delta变种的传播力明显增强,戴口罩仍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孔德雷呼吁人们正确选择口罩,科学佩戴口罩。自己戴口罩的同时,也要给孩子戴口罩。这一次,delta变种发现了小儿感染,所以据说儿童也易感。科学佩戴口罩对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它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有益于公众健康。
孔德雷提醒大家戴口罩要注意以下几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