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提高我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防范救治能力,快速及时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类型应急预案。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流程。2.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工作原则。
1.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调与处理各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处置,确保信息畅通。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四)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工队伍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职工健康的事件,如伤寒、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医院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应急领导小组。
1. 成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指挥部”,负责对突发事件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职 责:
1. 负责对急救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负责领导、指挥医院急救工作、绿色通道运转管理。
3. 负责组织现场抢救工作。
4. 组织协调各科专家对危重病例进行会诊、抢救。
5. 负责临床用血的调配。
6. 负责急救转诊工作,确保急救转诊系统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7. 负责应急物资、设备和后勤保障工作。
8. 负责各科之间的协调及科室间护理工作人员的调配。
9. 接到急救报告后,应立即派出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到现场参与组织协调紧急施救工作。
(二)医院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应急办事机构。
医疗保障指挥部下设应急工作组、卫生资源调配组、人力资源调配组、预防控制组、信息统计组、后勤保障组及宣传督察组等机构。
应急工作组及其他各组职责:
1. 应急工作组。
组 长:
组 员: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派员抢救病员,负责疾病的诊断、救治工作;指导病源的控制、消毒隔离工作;负责建立应急救治骨干队伍、后备队伍和专家库;负责及时报送病员的抢救、病源控制、防护措施执行情况;负责医疗、护理规范制定和突发事件医疗保障等工作。
2.卫生资源调配组。
组 长:
组 员:
工作职责:负责建立起院内院前急救绿色通道;负责组建专家库,承担疾病会诊、甄别、病人转院、转运;负责检疫门诊、留观病床、隔离病房规范设立及运转;负责应对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两个急救梯队和一个急救预备队的建设和良好状态的维系等工作。
3.人力资源调配组。
组 长:
组 员:
人力资源调配组职责:负责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统一调配,应急梯队组建;负责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心肺监护等急救技术、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4.预防控制组。
组 长:
组 员: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实施疫情流调、报告、应急处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组织协调疫病情况检测;指导、监督、检查重点科室区域的隔离消毒工作,预防保健科接到疫情后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采取对感染人群和易感人群进行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隔离防护等卫生防疫措施。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社区排查、社区管护、社区防控技术指导和协调。负责对全院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有关法规、规章、预案、防护措施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落实和监督;负责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的监测;负责对消毒隔离技术、防护技术的指导;负责对传染性疾病预防消毒隔离方法的咨询工作。
上一篇:香港医管局举行研讨大会 国家卫健委主任冀香港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