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http://c61.cnki.net/CJFD/big/FBYF.jpg)
西方学者视野中新媒体对于公共文化影响之概述
新媒体时代,新的环境下,对于我国而言,大量网民呈几何级递增,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给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相比较而言,西方学者较早地关注新媒体管理同公共文化的关系,因此,适时增强知识积累,了解西方的新媒体文化方面的理论,辩证地吸收,更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引导群众。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是由美国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意指依靠数字和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较原来,建立起一种更为直观的信息形态,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它涵盖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几乎所有的数字化媒体形式。新媒体在公共领域中,可以快速传播信息,具有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途径,能够满足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及发言权。通过将新媒体融入公共领域中,从文化交流角度而言,在新媒体的优势下,公共领域中、私人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的局限被突破,不断加强对新媒体文化的研究,也为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铺垫作用。
二、西方学者的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学者的一些著作中从大众媒体角度,关注新媒体对公共文化产生的影响,探讨此情形下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公共政策、社会治理策略等管理方面的变动。比如罗伯特·哈桑(Robert Hassan)和朱力安·托马斯(Julian Thomas)的《新媒体理论读物》(The New Media Theory Reader)揭示了当代文化中一些最引人入胜的问题:信息和文化产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体验;新通讯技术的政治后果;以及用户和消费者颠覆既定经济和商业模式的能力。该书汇集了关于新媒体关键疑问,如它从何而来,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它是如何被管理的。该书运用了媒体研究、文化史和文化研究、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著作,鼓励读者密切关注新媒体中的“新”,并将其视为一种历史现象。金·费尔特曼博士(Dr Kim H.Veltman)的《了解新媒体:增强知识与文 化》(Understanding New Media:Augmented Knowledge and Culture)指出“新媒体”一词最常与互联网和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惊人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作者着眼于这些发展,并确定了网络环境发展的五种方面效应——技术、材料、组织、智力和哲学。作者回顾了物理上的发展,例如,计算、无线通信、微型制造技术发展规模与速度,并认为最深刻的潜在变化存在于智力和哲学领域。与技术决定论者不同,作者指出,全球新媒体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目标和愿景。温迪·陈(Wendy Hui Kyong Chun)和托马斯·凯南(Thomas Keenan)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关于历史和理论的读物——数字革命探究》(New Media,Old Media:A History and Thery Reader:Interrogting the Digital Revolution)是一部集原创和经典散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集,探讨了数字文化中新旧文化的张力。该书在电视、电影、摄影和印刷等早期媒体的背景下,对互联网、数字视频和mp3等新媒体进行了反思。该书为评估数字时代的政治、道德、社会主张提供了新的基准。该书作者致力于历史研究和理论创新,并认为,从数字编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 重新发现和改造我们口口声声地称之为“旧”的媒体历史上那些看似被遗忘的时刻。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戴维·托尔本(David Thorburn)的《民主和新媒体》(Democracy and New Media),从理论、实践层面有着精辟的论断,该书认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政治。万维网已经对公众获取政府文件、政治活动的策略和内容、选民的行为以及话题进入公共话语的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特别是出现的不少研究中国新媒体同公共管理关系的英文著作中,他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新媒体技术应用同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对社会综合治理产生的影响等。如拉格奎斯特·约翰(Lagerkvist John)的《网络之后,民主之前》(After the Internet,Before Democracy)。该书认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近20年后,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信息分享,采用社会规范理论来探讨政府和青年在媒体和社会规范认知上协调问题。谢淑丽(Susan L.Shirkde)的《变幻的媒体,变幻的中国》(Changing Media,Changing China)提到越来越透明的信息环境对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十分重要。包筠雅(Cynthia Brokaw)和克里斯托弗·里德(Christopher A.Reed)主编的《从木刻印版到互联网:转型期中国出版和印刷文化, 约 1800至 2008》(From Woodblocks to the Internet:Chinese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Transition),依据现代中国图书(印刷)贸易结构变化,分析了技术、知识和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影响程度,讨论了新印刷流派的兴起、写作实践的变化、思想和文本(纸质和电子)的传播、知识的组织以及国家与印刷文化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